写在最前:

三个月时间,2019.12.04 - 2020.03.09,我在中金研究部实习。从第一次看见熄灯的东方明珠到后来习惯了它熄灯的模样,从第一次乘十号线地铁末班车到习惯了追赶这末班车,从刚开始自信满满以为的奋斗新起点到最后坦然决定离开。这三个月我成长了很多,收获了很多,真真切切感受到有一些棱角被磨平。按照比较常规的操作,应该是实习三个月后续约,实习直到暑期,随后日常实习生转暑期实习生,暑期实习生争取转留用,成为一名中金公司的分析师。但是在2月底的某一个晚上,我迟迟无法入睡,我想了很多个画面——如果我真的按照常规的操作进行,即便有幸让我真正成为一名在当下组里的中金公司分析师,我会快乐吗?好像不是的。

既然不合适,那不如怀着最大的善意与感激,离开。


开始的时候,是一个腊月。

在两场面试后我本以为已经没戏,但是不久后收到了HR的来电,通知我实习尽快入职。喜出望外,那时的我,以为这是我职业路上一个崭新的起点,争取多学一些、表现好一些。怀着期待踏进了这个俯瞰黄浦江的办公室,碰巧组里正式员工都在出差,我按照部门助理的指引走到了办公室的尽头,与组里刚来不久的实习生碰了面(也就是下文里的奇葩姐)。她给我介绍了一下日常工作的事项,并和我一起点了一个外卖,那晚上与正式员工通了一个电话后,我便与她一起走去乘地铁了。

那天,我从组里另外一个实习生(还没发现她很奇葩)口中知道零零散散一些信息,“组里有两个老板,一个是大老板T,一个是小老板X”、“这个组从前都是只有一个实习生的”、“很可能是因为我上周表现太不好所以多招一个,恰好你投简历了就尽快让你来了”、“上一个实习生也是交大的,之前吃过饭,类似一个迎新和交接仪式”……我那晚得知她所说的上一个、交大的实习生,是我的学妹,于是回去学校后,我联系上她,向她了解了更多的情况,包括“平时六七点就可以下班了”、“我们组算是比较轻松的”、“中金的队伍比较年轻”等等。第一晚,在期待与嘻嘻哈哈中度过了,我还记得,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打了一个电话,告诉他们我顺利实习入职了,之后会好好加油的。

我刚来的第一个周末,恰好就轮到我们组做周报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似乎是我与另外一个实习生(慢慢奇葩了起来)有矛盾的起点。因为我们都是刚来不久,做周报做得跌跌撞撞,周末从早到晚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,我们才将周报完成了。结果第二天,在审核系统中周报被打回了,我们需要修改周报的一些错误,其中有一项错误我觉得十分不解,不知应该如何修改,因此发在小群(小老板与两个实习生)里询问意见,不料小老板却十分生气——因为这是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。然而这一部分不是我负责的,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,因此在群里请那位小姐姐(奇葩姐)修正后发我一下。再一次出乎我意料的是,她认为我是故意让她难堪,这样老板会觉得是她的错(这是她原话)。我内心:这部分是你一个人做的,不是你的错,难道是我的错?但是当时我觉得也许这小姐姐只是疑心重(后续证明,其实她想法就是,尽管是她一个人的错但她希望大家一起背),而且我其实并无恶意(初来乍到,我能有什么恶意),也答应她提出的“如果后续发现错误私下提醒”。

关于同事出现错误是否应该私下提醒这件事,我后来和同学讨论过,事实上大家一致认为,对待同事的态度应该因情况而异、因人而异——如果是被领导发现了错误,即到了背锅时刻,大方在群里就事论事即可,不揽过、不诋毁;如果是领导没有发现错误的情况,如果对方是真诚的朋友那私下提醒无妨,如果不是真诚的朋友,那用善意的语气在群里交接工作也是正常的。

两天后,周报又被打回来了。是我负责的部分的坐标轴被提出有问题——日期格式需要改成英文日期格式。我清楚记得这是一个周三,我有课,但是早上在我9点睁开眼的时候,奇葩小姐姐已经在群里因为这个日期格式待修改的问题@我好几遍了,可笑点在于1)这位奇葩姐难道是不会修改坐标轴格式(真的很简单的),2)上次是她说的,发现有问题先私下说的吧,真实一个严以律人、宽以待己的Bitch。我没有办法,只能回公司改掉这个小小的瑕疵。噢对了,那天还是我的生日。这是我第一次为了实习翘课,当时没有预料到其实后续还会有很多次呢:)。

关于我生日的那天,早上就是翘课去公司修改了日期格式(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),中午与一位买方老板一起吃了午饭,印象深刻有他说的一句话:“你们现在还年轻,经历的周期比较少,那应该怎么办知道吗——你们一定要多阅读,把你们没有经历过的周期,都通过看书给学习一遍。”这句话深深刻在我脑海中,是22岁的一份生日礼物吧。那天下午,小老板让我填一个表,然而后续我拖了好几天才填完,因为这个速度,还被训过一遍——“我们每一个任务都是很急的,不是让你拖拖拉拉做几天的。你确定之后是还在这里实习的吧?”当时我来也不足一周吧,上手效率真的不高,但是真真切切长记性了。

那天大老板让我帮忙找一个外资企业的数据,我迟迟没有找到,小老板在出差,远程回复我——“这个数据很容易找到的,google一分钟就行”,我不行。后续事实证明,这个数据是中国企业要求披露的,外资企业并不要求披露,因此找不到数据是理所当然。然而,老板们不会知道,我因为找不到那个你们告诉我一分钟就能找到的数据,着急得在22岁的第一天流了眼泪。

转眼就是12月下旬,我们需要合作完成一个比较大的课题。这本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,却也成为我领略这份工作对私人时间压榨程度,及认识奇葩姐人品的机会。这个课题项目持续了大概两周,最开始的一天我因为请假,所以奇葩姐先做,周日我到办公室打开PPT文件看她已经做到哪儿的一瞬间,我觉得自己的眼睛受了极大的委屈——这TM乱七八糟是什么呀,合着她以为只有她看得懂就行?在微信群里问情况和进度,奇葩姐语音一个个60s接60s发过来却说不到点上。行吧,那我周一面对面问情况吧,不差这一个晚上了。后面一两周,是我的期末考试周,然而我基本没有时间复习,因为老板的DDL摆在那里,这也直接解释了为何我的核心课程出现了一个C的成绩(心痛)。此外,临近课题DDL的一个周五,我在学校里刚从考场出来便接到奇葩姐微信,让我去公司修改课题——极度疲惫的我实在不想再耗时间在路途上,于是请她将资料发我一下我远程改改,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,最终我还是去了公司,并且改到晚上十点多。那天晚上,是我第一次感受到,在中金实习的不易。

2020年1月开始后,开始协助小老板写一份大报告,这份报告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我离职才正式发布出去,也是我在这段实习经历里成长最多、投入最多的一个任务。在1月初到春节前的这段时间,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快速成长,找数据资料的速度、传报告的流程、响应的速度等等都上了一个台阶,甚至周六日都自觉去公司stand by或者在陆家嘴附近商场逛逛随时准备叫去office干活儿。

在春节前最后一个周末,本是正常在自习,却收到了大老板的紧急会议通知——需要为领导赶课题,为一家公司的业绩预告发点评报告,于是那晚上我回到宿舍后通宵了——一边赶课题一边走发报告的流程。嗯,我也清楚记得,第二天就是我爸爸妈妈到达上海,准备陪我共度即将到来的春节。那天下午我拖着行李箱到达公司,打开电脑就是继续工作,一直到晚上大老板走后,我随即一边继续工作一边打车,去父母所在的酒店一起吃晚饭。到达后,妈妈穿着宽松的大衣站着风里,张望着等着我,我问她“怎么不在里面等”,她很开心笑着说“站里面看不到你来”。我没有和她说,如果不是她这句话,我都忘了,原来我也是被人爱着的,被人捧在手心里宝贝着的。

是啊,这份实习做了50+天了,但是我已经从最开始的自信乐观,变得迷茫沉默,一次次被连着一起背锅挨骂、一次次被否定、一次次着急得不知所措,我慢慢变得沉默怕错、谨慎内敛,这种改变的出现不是我做这份实习的初衷。那天晚上,一边和爸妈吃饭,一边担心着晚上9点的DDL,于是最后还是拿出了电脑一边吃一边干活。当9点后把文件发送出去后,我吃着冷掉的饭菜,抬头看了一眼看着我的爸爸妈妈,眼泪就夺眶而出了,这两个月以来委屈都在那一刻都决堤了。我嘴里嚼着饭菜,哭着说,“我觉得好累呀”。

也许那天前一晚我没有熬通宵,也许那个DDL在晚上的10点,我就不会哭。可是,我的每一滴眼泪都好像在说,“你其实不适合这里”。那我又应该去哪里?

春节放假,唐亮哥哥也从北京回来了,来酒店探望我们,这也是我随后几天心情很好的原因。春节本应是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刻,今年却因新冠病毒使得所有的热闹被一扫而光,我们因此在后续一个多月住在了酒店。春节大概放了一周的假,后续实习的工作基本就没有停下来了,约是年初六就开始进入赶DDL模式。噢对了,春节期间,好像是年二十九晚上,奇葩姐私戳我让我填一份文件,这份文件并非是我一个人能填好的,回复她数据比较多不保证能填完,第二天我都还没填好,她莫名其妙在群里说什么我不肯帮忙以至于她一个人填完了,连大老板一看都知道那份文件是需要多个组合作才能填好的。我心里很清楚,她自己填好的数据其实都是错的。不过我从此也认清了这个bitch真面目(如果是真的需要我的帮忙而不是等着指责我,是不是应该在群里指责之前先问问我填好没有?呵呵)。也是那段时间,我有了三个月实习期满就离职的信念。

最后一个月的实习期,我们协助老板做了一个课题、几篇报告,不过我感受到成长曲线的陡峭程度有所下降。日常的模式:帮老板干活儿、防着bitch进攻、吃下因为干活耽误时间而冷掉的饭菜,日复一日。2月20日,有一家龙头企业发年报了,我已经尽最快速度将年报数据录入模型,依然被老板认为太慢(事实上我的确为不录错数牺牲了一些速度),第二天早上我还在梦里,奇葩姐没完成她的任务却在群里@我说数据问题想甩锅(事实上数据无误)。我醒来后,马不停蹄开始听业绩发布会做纪要。业绩发布会结束后十来分钟,老板开始问我会议纪要笔记(我刚开始整理),后续他多次问我后我终于整理好了。在中午终于可以闲一下的时候,小老板在小群里说周末给他看看报告(上面提到的1月份开始做的),这也意味着周六日也被征用了。我那一刻确认了——这样的工作模式下,基本是没有个人生活的;没有个人生活的日常,不是我想要的。

那段时间,我晚上的梦境也越来越不好了,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,闷在酒店里心情自然有些抑郁;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实习的压力。在和同学、其他组的实习生、有经验的姐姐讨论后,大家都是觉得接下去就是年报季了,不离职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,而我,大概是比较有自己想法的人,还是在一番纠结后,在3月初提出了离职。

提出离职后,我也回学校拿到了身份证,生活节奏一切仿佛走上了比较顺畅的正道。有了身份证,那我就买票随爸爸妈妈一同回到广州家里,开启实习的最后一周。通常,实习临走前,我本以为应该比较轻松,主要是交接即可。万万没有想到,这一周的任务是上传五篇报告的中英文版,那就是一共十篇报告,我负责了其中3篇*2(中英)=6篇,这一周每一天睁开眼就是奇葩姐问这问那,以及解决审核流程中不合规的修正。这样的模式一直持续到周六的晚上,领导层打来电话,问我们报告为何走流程走得如此不顺畅——事实上,我负责的报告是比较舒畅的,而奇葩姐负责的一言难尽,可恨的是,领导层并不知道究竟谁负责哪篇,因为都是用老板的ID进行操作,所以只能一棒打。第二天的周末,我依然在干着离职前这件最后的任务,好像到周一(Last day)还在干,期间还是穿插帮忙给客户准备资料。

最后的离职说起来也是比较突如其来,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意外,但是也算是一个比较满意的句号了。周末,我向大老板提出之后就不继续实习了,互相客套几句,但是我没想到大概两三个小时后他就将我移出工作群,而我那晚睡前还在想是不是还会帮他们多做一周直到新实习生到来。第二天早上起床后,我发现已经被移出群聊,意外惊喜呀!!那我就完全有理由把Last day设置为当日了,恰好也是那天早上收到人事部回复的离职流程,那我便按流程走发了离职邮件。那天下午,在我负责的最后一篇报告发出后,我和小老板说了一声,他便也知道我是真的要走了,同样客气几句后,我便自觉把群都退了。

幸运的是,我是笑着离开的。

那么,想对这三个月里,出现过在我生活里的人说一声,谢谢你们。

结束的时候,恰是一个初春。


最后,来说说这份实习给我的一些感悟吧:

  • 在这份实习后,我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其实是更适合节奏稍慢、有规律的工作。
  • 高大上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,适合自己的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,工作和感情都应该如此。
  • 父母和爱人的确是最强的后盾,那为什么不多分一些时间来聆听他们的需求呢?不要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工作上的付出其实是为了他们的幸福,自以为很伟大。工作和家庭生活一定要均衡。
  • 人际关系永远是一门学问,保持善意与警惕,以及尽量躲开心胸狭隘的同事,多和心胸宽广的同事共事。
  • 老板是不会管你死活的,别太拼了,要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。
  • 谨言慎行,在餐桌上,当自己的等级不够,不说话比说话要好。
  • 一定要尽力保证规律的作息呀!好的身体千金不换。
  • 不合适就走,不要难为自己,就是做到好聚好散就可以了。